大学商务英语一-2025秋

课程:大学商务英语(一)
授课学期:2025秋
教师:黄婕
授课单位: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
教材:新时代大学商务英语综合教程(2),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
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chezvivian.github.io/class

学期课件与精读资源

单元 课件 课文精读
Unit 1 Brands To be uploaded To be uploaded
Unit 2 Media To be uploaded To be uploaded
Unit 3 Innovation To be uploaded To be uploaded
Unit 4 Advertising To be uploaded To be uploaded
Unit 5 Environment To be uploaded To be uploaded
Summary To be uploaded To be uploaded

学期初的准备

9月5日:

前两天稍微准备了一下这学期的课件模板,以动物图标作为各个小节的封面页,希望能活泼一点,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。

今天看了几页《马斯克传》,遇到生词的时候,突然想起第一节课要给同学们梳理一下获取语言资源的方法和有AI加持下的路径。所以,结合暑假里看的《大语言模型辅助外语教学》书里的内容,准备把新教材商英一中会遇到的备课内容做一个结构化梳理。

大学商务英语系列课程,作为本科生(非英语专业)的必修课,是作为一个综合性的、听说读写兼顾的基础性课程。所以,教学的重心是从选取的商务性质的课文出发,对词汇(特别是商务词汇)、语法、听力、口语、写作进行全面的学习和练习。每个单元以4次课为基础,第一节课铺垫背景知识+词汇,第二、三节课讲解课文内容,其中贯穿词汇、语法的讲解,并适当练习同学们的听力和口语,第四节课语言练习,讲解课后习题,巩固所学的词汇、语法,并练习一点写作。这就是一个完整单元的教学流程。

在使用新教材的情况下,对于老师来说,工作步骤是:1. 把课文、词汇、语法先梳理消化,做好背景知识的补充(包括词汇解析、商务知识获取,这些重度依赖互联网搜索和 AI 的知识性指导)。2. 按照四次课的内容框架,依次设计出 warming up 的练习互动、课文中的讲解互动、语言练习中的互动环节。互动是上学期我颇为头疼的一件事情。它很重要,因为关系到同学们的注意力,并且互动的方式和效果影响同学们对于知识点的吸取程度。所以,我想尽可能选取目前大一同学们喜欢的互动、练习方式,提高学习效率。3. 在以上既定的英语学习流程基础上,我还想增加一点方法论的输出,即偶尔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与AI互动获取知识、解决问题的方法,提高AI使用能力。

Step 1. 消化课文、词汇、语法。这部分可以交给AI 来进行课文知识点的初步提取,大致计划出要讲的核心知识点。

Step 2. 互动环节的方法和内容设计。这是本学期我要提高的一个重点,先把去年的PPT全部喂给 Claude, 让它总结我所有的互动方法,并且告诉它哪些真实效果好,哪些不好。再给出一个我想要尝试的新的互动方式的列表,让它加到这学期里的新内容中去。以下是Claude 帮我总结出2024秋我使用的主要互动方法:

  • Warming up 部分:
    • 小组讨论(优缺点分析、个人观点表达、实际案例排序)
    • 视频/多媒体引入(视频观看后问答、分析图表广告或海报的内容后提出观点)
    • 引导性填空与配对(商业术语和解释配对、填空引入主题、句子完成练习)。
  • 课文讲解部分:
    • 阅读理解互动(分段阅读和问答、预读预测、细节定位任务、T/F判断题互动)
    • 语言点讲解互动(核心词汇解析和例句创建、翻译练习、近义词辨析、词汇联想链、语境中理解词义)
    • 概念理解(解释商业概念如SWOT分析等,分析实际商业案例、概念图式化,如领导风格对比)
  • 语言练习部分:
    • 听力互动(信息补全、听力理解、听力笔记整理)
    • 口语互动(个人演讲 presentation、角色扮演、小组辩论、即兴问答)
    • 写作互动(电子邮件写作、图表描述、摘要写作)
    • 综合语言练习(词形变换、搭配练习、改错、句型转换)

Step 3. 增加AI辅助英语学习的方法分享。这部分主要集中在第一次课,包括提示词的撰写方法,以及课文精读PDF制作时可以使用的方法。后面在涉及到相关知识的时候,个别次课上也会提到。

  • 技能应用部分:
    • AI 工具应用指导(导论中教授如何正确使用AI工具辅助学习)
    • 提示工程实践:CO-STAR框架
    • 课文精读文档编制:小组合作整理每个单元的课文精读PDF.

接下来从 Unit 1 开始准备。记录一下备课过程,帮助之后形成工作流,提高效率,反思各个环节。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